索引号: | 4114810015/szfycsdbxx/20230311702700000013 | 发布机构: | |
成文日期: | 2023-11-26 | 废止日期: | |
文 号: | 所属主题: | 体育评价 |
永城市八小体育评价
为了贯彻《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》的精神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。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,以“我运动、我健康、我阳光、我快乐”的运动理念,设计了“快乐大课间”活动方案,把上、下午两个大课间活动时间都延长至30分钟,保证学生每天定量的体育锻炼时间。活动项目包括眼保健操、跑步、广播操、手语操、跳绳等特色活动,满足学生对课外活动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要,促进学生到操场上、在阳光下陶冶身心,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、乐起来,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,增进身心健康,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。
一、活动目标
1.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,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,确保“健康第一”思想落到实处。
2.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,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、学习、享受体育,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,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。
3.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,促进师生间、学生间的和谐关系,提高学生的合作、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。
4.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,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。
二、活动原则
1.教育性、科学性、趣味性原则。快乐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,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,寓学于乐,寓练于乐,切忌成人化和强制性。
2.全面性原则。大课间阳光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,能够满足不同特长、不同兴趣、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,促进中学生的身体素质、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,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。
3.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。教师要因势利导、因材施教,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,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、组织、操作、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。
4.安全第一原则。加强安全教育,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、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,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。
三、活动措施
1.活动时间、地点
每日上、下午第二节课后,操场、升旗场地。
2.活动结构
整个活动过程都在音乐下进行,历时30分钟,有五个环节组成。
第一环节:进场(6分钟)音乐播放运动员进行曲,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。
第二环节:跑操(8分钟)
第三环节:集体广播体操(9分钟)
第四环节:以班为单位分组总结、放松,轻音乐伴奏,班主任参与。(2分钟)
第五环节退场,活动结束(5分钟)。
3.活动内容:活动以集体跑步为主,辅以提高身体素质的全面练习。。
四、组织要求
1.班主任组织管理本班学生活动。
2.体育教师巡回辅导。
3.学生会人员检查活动情况,并做好记录。
五、活动保障
1.校长宏观调控。
2.体育组制定具体活动实施方案。
3.政教处负责检查评比,制定安全预案,会同医务室做好预防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。
4.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